查看原文
其他

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之分

龙腾于渊 新思维新思考新境界 2024-06-20


本人于“什么是钱?”和“思想斗争界的超级武器:辩证法!”两篇文章中都有提到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这两个概念。本篇文章意在更详细说明这两者是什么,以便更好的展开接下来的其他议题。

 

正如本人过去所释的那样,自然结构是存在于大自然的物质;它的存在与否独立于人类的意识、思想或意见,无论这些意识、思想或意见是个别的或集体的。而社会结构则是存在于人类脑海中的概念,且这些概念有广泛的集体认知;做为人类意识、思想与意见中的概念,社会结构的存在与否首先取决于人类是否存在,其次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广泛的集体认知,因为不具备广泛的集体认知就不具备社会性质,从而不能定义为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们集体同意它们的存在,而自然结构,无论人们同意不同意它们的存在,已然存在,而且将持续存在,即便它存在的形态可能会变化。

 

自然结构中的物质容易定义,也容易识别。对于它们的定义,人们没有太大的争议。盐、糖、蛋白质、石头、空气、电、光、水、火、有机分子、夸克、等离子、原子、恒星、中子星、黑洞、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时空,乃至整个宇宙都是自然结构。这些东西组成了自然世界。它们的定义是相对固定的,因为它们的自然属性是固定的。人类出于无知可能对它们的定义不一定准确;这些定义也会随着我们对自然世界认知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与改变,但是只要它们的自然属性不变,那么相对于我们人类对社会结构的定义,自然结构的定义就是固定的,不存在争议的。

 

社会结构中的概念相对不容易定义,不容易识别。人们对于它们的定义存在或大或小的争议。社会结构包括道德理念、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礼、义、廉、耻、忠、孝、仁、信、善、恶、自由、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都是社会结构。它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人类集体认同了它们的存在。这种认同也包括个别的人构思出这些概念并且推广于其他人。其他人,即社会大众,在获知这些概念后认同了它们的存在。(这种认同不等于接受,而只是同意其存在。打个比方,人们不接受恶,但是却不否定恶的存在。)较早得知与认同这些社会结构的人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后来者认知到同样的概念,例如成年人教育幼儿道德观念。

 

人们对于社会结构的定义存在较大的争议在于这些概念毕竟是产生于人类的意识、思想或意见。而人类拥有自己的主观意识,也就自然拥有偏见取向。这些偏见取向源于人们从出生所处的不同时空环境所形成的不同世界观、价值与理念。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偏见取向,这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同样的概念对于不同的人就必然不可能拥有同样的定义。拿个最简单的例子,做为社会结构的自由,不同人对它的定义却是不一样的。当然了,自由并非自然结构。宇宙本身无所谓自由不自由,没有自由不自由之分;自由与否只是人类的主观意识与感知,而非大自然的客观属性。

 

除了偏见取向,导致社会结构的定义存在争议的原因还有不同人认知与理解能力的差异,信息传播时的失准等。不过相较于偏见取向,这些原因所导致的争议却更容易解决。

 

不难发现,一旦人类不存在了,那么所有的社会结构也会随之而消失。但是自然结构则不会。自然结构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在人类消失之后还会持续存在

 

宇宙无自由不自由之分。除此之外,它也没有善恶之分与贵贱之分。“善恶”是对于道德的形容,“贵贱”是对于价值的形容。而道德与价值这些概念是人类创造的社会结构;大自然本身并不存在道德与价值的属性。本人会在下一篇文章与大家谈谈“恶”这个社会结构。

 

除了道德、价值,意识形态,包括西方文明向其他文明极力推广的所谓“普世价值”,也都是社会结构。这些“普世价值”主要就是我们已经听惯了的“自由、民主、人权”。从大自然客观的角度来讲,这些“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它们是存在争议的社会结构,而且对于它们的争议非常大。这是因为政治是一门人类社会内部斗争的学问,它的性质必然带有极强的偏见取向,而这些“普世价值”不过是便于西方文明对他者展开政治斗争的工具

 

有些概念虽然是社会结构,但是它们却衍生出来了许许多多的实质物质,甚至可以说这些概念建立在那些实物之上。正如本人在“什么是钱?”一文中所描述的:钱与价值本身虽然是不存在于大自然的社会结构,但是为了买卖的便捷,它们却衍生出了货币这种实物。做为实物,货币就必然是自然结构;人造的自然结构。但是正如我曾经描述过的那样(一块钱硬币与一块钱纸钞虽然有同样的账面价值,但是它们有着不同的物理与化学结构:一个是混合金属,另一个是植物纤维。),货币不过是用于承载价值这一抽象概念的载体。如果人类突然消失了,那么货币就失去了价值;不再承载价值。更准确的讲是无所谓有没有价值了,因为建立于人类集体意识中的价值随着人类的消失也自然跟着消失。那时,货币不过就只是有着特定形状的金属币与印有图文的纸张而已。

 

除了钱,另外一个衍生出很多实物的主要且常见的社会结构便是国家。大自然并没有国与国之分,只有人类社会才有。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出现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没有国家的概念的。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模式的不断升级所演化出来的组织概念。国家虽然是社会结构,但是它所衍生出来的实物却非常的多:国旗、国徽等人造物。除了人造物,国家也是建立在属于自然结构的天然物之上。这些天然物包括土地、海域与空域。它们被赋予主权概念后就成为了所谓的领土、领海与领空。

 

国家的边界线也是社会结构。它可能建立在山脉与河川等天然物上,也可能只是地图上一条虚拟的线段。它也衍生出人造物,包括海关关卡、边境哨所、界碑、城墙、栅栏等。

 

唯物主义指的是物质启发了思想的诞生,而唯心主义指的是思想是物质之源。人类占据天然物(土地)启发国家的诞生符合唯物主义,而国家的诞生衍生出国旗国徽等人造物则符合唯心主义。

 

有些词汇可以代表自然结构,也可以代表社会结构。本人听过这么这句话,即“地球是圆的,而世界则是平的。”由此可见,地球与世界的区别在于地球是自然结构,而世界则是社会结构。不过“世界”这一词汇是既可以指社会结构,也可以用来指自然结构,因为我也常听天文学家将其他的行星或恒星系称呼为“其他的世界”。

 

“法”这个词汇也类似于“世界”。它分为自然法(即自然法则)与人类社会法(即法律)。自然法则是自然结构,而法律是社会结构。没有了人类,我们所拟定与设立的一切法律法规也会随之而消失,但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自然法则却会持续存在。

 

“生”与“死”也是既可以指自然结构,也可以指社会结构。如果纯粹只是在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或死去的生物),那么生与死自然是自然结构。但是人类社会早已将生死的概念拓展到超出单纯的自然生物学的,抽象的概念去了。那些超出自然生物学的抽象概念自然是社会结构。

 

或许有人会问:情感与感觉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诸如喜、怒、哀、乐、痛、痒、饥饿、渴、困乏、欲望等情感或感觉源于神经系统与人脑内部的一些化学反应。单纯的化学反应当然是自然结构,所以情感与感觉也可以算是自然结构,但是这有一定的模糊性。与“法”和“世界”一样,这些形容情感与感觉的词汇指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情感与感觉,那么它们是自然结构。但是这些词汇所形容的东西也有可能超出单纯的情感与感觉,而包括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果是这样,那么就是社会结构了。爱、恨、恶心、贪、痴等也一样。喜爱、憎恶、怜悯、欲望不过是大脑内的化学反应,所以它们是自然结构。不过它们所衍生出来的爱情、仇恨、博爱、美色却是抽象的概念,所以只能是社会结构

 

谈到美色,本人就讲一讲美与丑。就跟宇宙无善恶、是非、对错、好坏、贵贱、穷富、自由不自由之分一样,它也没有美与丑之分。人类在爱美恶丑这一点上是无争议的。喜爱与厌恶是自然结构,但是美与丑则是社会结构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所谓的名声就是辉煌与荣耀。宇宙就只是宇宙;它没有光荣与耻辱之分,所以什么辉煌荣辱也是社会结构。当然人类可以用“辉煌”等词汇来形容宇宙,但这也不过是人类以自己的意志去描述它。它本身则无所谓辉煌不辉煌。

 

刚探讨了的情感与感觉就不得不提其他的生物。有些情感与感觉不是专属于人类的。一些动物也会感到痛和痒。它们很有可能也会感受到人类所拥有的情感。养猫狗等哺乳类动物为宠物的读者可能会感同身受。这也是为什么纯粹的情感与感受可以算作是自然结构,因为人类神经系统内部的化学反应也同样会在这些动物的神经系统内部发生。但是从这些情感与感觉所衍生出来的,超出单纯情感与感觉的概念可能只有人才能够理解;其他动物未必能够理解。但是如果社会结构的存在局限于人类社会的集体意识、思想与意见,那么会不会有些我们认为是社会结构的东西因为同样存在于其他动物群体之中而需要更正为自然结构呢?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道德与政治。

 

道德与政治是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呢?作为人类,我们可以同意这两者在人类社会中的存在。这点没有争议。而动物学家在长期观察个别种类的动物后发现它们之中也存在道德与政治,虽然它们的道德与政治相较于人类还是粗浅的。相较于独居动物(熊),道德与政治在群居动物(蚂蚁、蜜蜂、狼、狮子、猴子、猩猩、海豚)中更为显然。必须说明的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只是这些动物能够展现出人类所定义的道德性与政治性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为各种类动物的社会(动物的群体就是动物的社会)所取得的作用与效果与人类同样的行为在人类社会中所取得的作用与效果是高度一致的。行为本身是自然结构,但是把行为归类后所定义出来的道德与政治却是社会结构。宇宙是没有道德和政治属性的。即便现在有些种类的动物能够理解一些人类能够理解的抽象概念,或是未来有的种类会进化到足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仍然还是社会结构。

 

不是所有的动物种类的情感或感觉都是一样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指的是不同的人对美存在不同的定义;不同种类的动物也是一样的。人类在视觉上爱美恶丑,在嗅觉上也会爱香恶臭。但是对于屎壳郎来说,可能人所嗅起来臭的东西对它反倒是香的。所以说,喜爱与厌恶产生于脑与神经系统中的化学反应;是自然结构,但是香与臭则是社会结构。

 

行为是自然结构,而行为所被归类(如道德与政治)的概念则是社会结构。这个道理也可以用于数据与信息。数据可以存储于印刷书籍,或电子系统(如光盘、U盘或电脑内存等),亦或是记载于什么其他实物上。由此,数据本身自然是自然结构。但是信息,做为对数据的解读,则是社会结构。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也类似货币与钱的关系。

 

那么语文、艺术与音乐呢?没有声音就没有音乐。声音源于物质(通常指的是是空气)中粒子的流动与波动。这种流动与波动自然是自然结构,所以声音便是自然结构,但是音乐则是社会结构。声音与音乐的关系就跟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一样。艺术品是人造的实物,自然是自然结构,但是艺术作为一种概念则是社会结构。语文分为语言与文字两部分:一个是说出来的,另一个是写出来的。说念出来的声音是自然结构(类似数据),但是这些声音被解读出来的语言则是社会结构(类似信息)。用墨写或印在纸或其他物质上的,或是输入于电子系统中的特定符号是自然结构(类似数据),但是这些符号被解读出来的文字则是社会结构(类似信息)。

 

知识也是社会结构,因为它类似语文;它是信息。没有人的话,储存知识的记载(如论文、研究报告、书籍和电子文件)本身就只是数据,毕竟书写这些记载的文字在没有人去解读的情况下就只是印在纸上与输入在电脑中的特定符号。这样讲的话,科学也是社会结构,因为科学是由科学知识和科学方式组成的。做为知识,科学知识也是社会结构。科学方式是一个只有人类社会才拥有的做事步骤,没有实质物质的存在,所以不是自然结构,自然就是社会结构。科学不过是我们洞悉大自然宇宙的方式方法。它存在与否不影响宇宙的本质。

 

最后,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法确切分为自然结构或社会结构的呢?本人认为数学与几何学中的某些概念便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讲数字与形体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外;它们不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之内(就是以高雅的方式说它们并不存在)。纯粹的数字与形体并不存在于自然的宇宙之中,但是它们所衍生出的数学与几何学法则却是可以非常准确的衡量与诠释这个宇宙的,以致于有些数学家认为它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数学家们在得出一些未知的数学原理后都会说这些原理是他们发现的,而非他们创造或发明的,以说明数学是自然宇宙的一部分,毕竟自然的东西是人无法发明创造的,但是却可以被探索发现。对此观点相左的其他数学家中有一位曾经说过:数字是人发明创造的,而不同数字之间的关系却是被探索发现出来的。自然结构是需要人去发现的大自然物质,而社会结构则是人创造出来的抽象概念。两者的特质数学都涵盖了,所以对于数学与几何学中的概念属于自然结构还是社会结构就存在争议。

 

如果读者能够提供本人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更为丰富的知识,或是存在任何异议,请联系本人,并让我知晓您的看法。不尽感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